|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专业培养 | 英文学院举行北大外院与浙外暑期小学期学术交流系列活动:AI时代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

  • 时间:2025-07-12
  • 来源:
  • 作者:郁伟伟

7月11日上午,浙外博达论坛第1039讲暨英文同文讲坛第110讲顺利开讲,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冯硕以“AI时代学术写作与批判性思维”为题进行讲座。校公共事务与资产管理处处长郝菲菲,英文学院、应外学院多位教师及20多名学生参加,英文学院特岗教授王云主持。此次讲座既是北大外国语学院与浙外暑期小学期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70周年校庆百场学术活动之一。

学术写作:思维整理与读者意识

冯硕在讲座中强调,学术写作不仅是科研成果的呈现,更是思维整理的过程。她指出,写作即思考(Writing is thinking),优秀的学术写作需具备清晰的读者意识,作者应始终考虑如何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确保内容易于理解。她还提醒学生,学术写作是一个反复修改的过程,初稿无需完美,重要的是通过多次打磨逐步完善。

AI与学术写作:机遇与挑战并存

关于AI在学术写作中的应用,冯硕持保守态度。她认为,AI可以作为辅助工具,但绝不能替代学习过程。她通过实例展示了AI生成的文本虽表面流畅,但缺乏深度和批判性思维,尤其在文献综述等需要整合与分析的环节中表现欠佳。她建议学生避免过度依赖AI,而应通过广泛阅读和主动思考培养自己的学术判断力。

提升写作效率:时间管理与目标设定

面对“没时间写作”的普遍困扰,冯硕分享了她的高效写作秘诀:将写作时间视为“不可侵犯的课程”,提前规划并严格执行。她建议学生设定具体目标(如每天写200字),并通过记录写作日志跟踪进度。此外,她强调写作时间应专注于输出,阅读和资料整理需提前完成。

互动环节:师生共话写作实践

在问答环节,冯硕与师生就AI检测、写作入门方法等话题展开讨论。她建议初学者从读书笔记入手,逐步积累领域知识,并推荐了《How to Write a Lot》等实用书籍。对于工具选择,她表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无论是手写笔记还是电子管理,关键在坚持。

结语:在AI时代守护学术初心

讲座尾声,王云进行总结,冯老师的分享为师生提供了AI时代学术写作的清晰路径——批判性思维是核心,而时间管理是实现目标的基石。这场讲座不仅是一次知识盛宴,更是一次对学术初心的唤醒,激励师生在技术浪潮中保持独立思考与创造力。

此次讲座也是《心理语言学》小学期课程的收官之作,旨在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夯实科研基础。


地  址:浙江省杭州市留和路299号

电  话:0571-87799024

邮  编 :310023

学院信箱:ywbgs@zisu.edu.cn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