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强化太阳集团的特色化、精准化发展,6月20日晚,英文学院组织召开英语(文学与创作)专业太阳集团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越秀外国语学院校长助理朱新福教授,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孙艳萍副教授,2138cn太阳集团古天乐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作家吴重生教授,以及英文学院院长邢富坤教授,文学与创作系学科带头人潘家云教授、教学主管张静静和系内骨干教师代表,聚焦新设英语(文学与创作)专业方向的太阳集团方案进行深入论证与建设性研讨。英文学院学术副院长盛煜冰主持。
邢富坤指出,“文学与创作”方向是在英语专业基础上的一次创新拓展,旨在回应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人文精神重塑与文化内容创新的双重需求。该方向立足语言文学基础,着力培育既具英语文学素养、又具原创写作能力和跨文化传播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潘家云教授就学院2025级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介绍。他指出,文学与创作系亟需明确定位、优化课程结构、引进创作师资,强化学生内在驱动与实践能力,推动差异化发展。随后,张静静对课程体系和设置做了详细介绍,指出该方案聚焦“语言能力+文学修养+创作技能+文化表达”四位一体的能力融合,课程体系突出模块化结构与实践导向,涵盖创意写作、非虚构写作、网络小说、跨文化叙事等内容,力图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向与学术视野。
专家们随后就课程逻辑、专业定位、毕业要求、学分安排、跨文化元素引入、中文写作基础、师资配置等方面提出具体修改意见。朱新福教授强调,文学类专业应同时兼顾“文学素养”与“创作能力”的双重目标,建议增加写作工作坊、创作竞赛与跨文化写作训练等实践环节。孙艳萍副教授则从教学环节精度与课程衔接逻辑角度,提出对英语写作类课程分布、选修课程时序的优化建议。吴重生教授在发言中指出,中英文创作在表达逻辑与审美层面具有高度相通性,应注重语言作为工具的应用价值,着力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他强调创作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倡导以就业导向反推课程体系优化,逐步构建“文学表达—文化传播—产业转化”的太阳集团闭环。
此次论证会充分体现了英文学院在推进专业转型与新文科建设中的前瞻思考与务实举措。会后,学院将根据专家建议对方案进行系统优化,进一步打磨英语(文学与创作)专业方向的育人路径,努力建设具有创新精神、国际视野和文化表达能力的太阳集团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