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文应邀到英文学院作题为“仙女故事与古今之争:法国17世纪末期上流社会中的童话创作”的学术讲座。英文学院院长邢富坤教授、文学与创作系学科专业负责人潘家云教授及法语系、翻译系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翻译学科带头人黎昌抱教授主持。此次讲座既是北大外国语学院与浙外暑期小学期学术交流系列活动之一,也是学校70周年校庆百场学术活动之一。
章文以17世纪法国童话代表性作家夏尔·贝洛(Charles Perrault)与多尔努瓦夫人(Madame d'Aulnoy)的创作为例,深入剖析了童话文体的“机制化”进程。她指出,童话最初并非为儿童或民众创作,而是路易十四时期上流社会沙龙的产物,承载着“古今之争”与“女性之争”的文化辩论。通过对比民间故事与文人童话的差异,章文揭示了童话如何在贵族化与女性化改造中,成为女性作家表达身份认同与性别政治的重要载体。她特别强调,贝洛作为男性作者,其笔下的童话(如《灰姑娘》《睡美人》)虽流传更广,但女性作家如多尔努瓦夫人的作品(如《青鸟》《菲耐特·桑德龙》)则更具颠覆性,通过塑造主动掌控命运的女性角色,隐晦挑战了当时的男性权威。
在互动环节中,与会教师就童话的跨文化传播、翻译改写及教育体系经典化等问题展开讨论。
讲座中章文以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带领听众穿越时空,走进17世纪法国上流社会的文化沙龙,不仅展现了童话背后丰富的历史内涵,更揭示了文学创作与社会变迁的深刻联系。活动结束后,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期待未来能继续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开展此类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